醴陵市推进陶瓷产业链更好发展调研座谈会在我校体育馆会议室举行,株洲市委副书记王洪斌,株洲市委副秘书长尹光良,株洲市经信委主任刘海宾,醴陵市委书记胡湘之,醴陵市政协主席江曙明,醴陵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黎平,醴陵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吉祥,醴陵市政协副主席、市经科信局局长钟富强,全国人大代表、醴泉窑艺创始人黄小玲,省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华联瓷业总裁许君奇,醴陵陶瓷学院院长陈科良,我校校长殷建国,党委书记邹仁义,我校优秀毕业生御品坊董事长黎泽恒出席座谈会,醴陵市有关单位领导与20多家陶瓷企业、学校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株洲市委副秘书长尹光良主持。
会议开始尹光良首先介绍了参会人员并说明了这次调研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了解醴陵陶瓷产业近几年的发展和区域分布情况,搜集陶瓷企业在生产和发展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需求,提出打造醴陵陶瓷产品品牌和新材料开发的方法及做法。
会上,王吉祥首先介绍了醴陵陶瓷产业链的基本情况。目前,醴陵市陶瓷产业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大企业不多、集群性不强;二是产业基础性服务平台不够多;三是产业链并没有伴随价值链延伸。并针对以上短板提出健全陶瓷产业链的几点设想:一要创新驱动,做强产业链;二要突出效应,做大产业链;三是科学管理,做优产业链;四是招商引资,做活产业链。
之后,黄小玲、许君奇、石军生、黎泽恒、张海涛、陈科良、殷建国、陶润实业、泰鑫瓷业、新世纪仙凤瓷业、湖南电力电瓷电器厂港鹏实业、醴陵市特种电瓷电器有限公司负责人等所有参会人员对醴陵陶瓷产业链发展情况进行研讨座谈,各代表积极互动交流,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大家出谋划策,共商发展。
胡湘之讲话,他指出,陶瓷行业虽然是传统行业,但企业要发展,还得要坚持科技创新、坚持转型升级、坚持打好品牌,这样才能有底气参与市场竞争,开拓市场,实现长远发展。目前我们需要做好十二件事情,一是中国陶瓷谷已初具影响,应尽早注册,宣传好这一个品牌,争取与中国动力谷并驾齐驱;二是要争取政策,创新体制,办好醴陵第一所大学;三是要转型改制,保留用好湖南省陶瓷研究所这一块牌子;四是要选择好醴陵陶瓷发展的一个面,定位后将这个面做到面向株洲,湖南乃至世界;五是开阔思维,醴陵作为县级市的陶瓷产区和地级市陶瓷产区相比,政策要拔高一点,六是要向省委省政府寻求政策,要支持醴陵大型陶瓷企业上市;七是要继续办好陶瓷展会,借助瓷博会提升醴陵,株洲知名度,要将办好瓷博会要上升到省级层面,打造世界级陶瓷博览会;八是要出政策培养一批大师,与景德镇相比醴陵省级国家级大师太少,醴漂几乎没有;九是要走一批窗口,在国家,世界形成醴陵陶瓷窗口宣传;十是要形成一批自己的区域品牌,特别是日用瓷;十一是借助机构改革的契机,能否争取醴陵单设陶瓷管理机构;十二是呼吁醴陵陶瓷要有一批领导来推动,需要新时代的熊希龄来推动陶瓷产业。他相信在株洲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醴陵陶瓷企业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做活醴陵陶瓷产业,将这一标志性名片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更好的推广出去。
刘海宾发言,醴陵是个干大事业的地方,蓄势待发,一触即发,对于醴陵陶瓷学院办学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醴陵没有官立瓷业学堂就没有博览会上的巴拿马大奖,就没有醴陵产业的兴盛,学院定位应该是混合所有制独立应用型学院,学院建设什么平台,开设什么专业,引进什么人才,需要校董会决定。同时他指出醴陵陶瓷要走出附加值低,增长率低的道路,一定要走智能化,新材料之路。
会议最后,王洪斌发表重要讲话,他说,对醴陵陶瓷产业充满信心,感受很深刻,今年参加陶瓷博览会,感觉很振奋,办的很好,影响很大;今天看了醴陵陶瓷学院新校区,一所县城办一所这样的学校,人财物都不简单,可见醴陵市委市政府搞好陶瓷产业的决心,学院一定是醴陵陶瓷发展的里程碑;看了陶瓷企业,园区、平台也都很不错,很有信心,虽然目前有困难,只要理清思路,两级市委政府一起发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听了大家的发言和建议,都很好,大家都在认真思考醴陵陶瓷的发展,我们回去后梳理消化大家的意见,哪些事情怎么做,我们都要来思考,陶瓷产业怎么定位,怎么办品牌,怎么做尖端,我们要形成思路,政府,企业、学校、协会联动起来,做一个三年行动计划,要向省长汇报,争取省里面支持一部分,做一些能够落地的事情,对产业就有发展。要坚定加快陶瓷产业发展的信心,习总书记召开民营企业发展的会议,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民营经济,同样醴陵陶瓷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陶瓷企业的发展。希望政府、企业携手把醴陵的陶瓷产业做大做强,做品牌。
王洪斌领导一行还参观了我校新校区和国瓷研究所
参加会议的领导和企业代表还有:醴陵市商务局副局长吴洪波,海关关长柳晋,醴陵经开区产业发展局局长黄小龙,醴陵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徐峰。